【粤有数】是  “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官方微信平台。上为夏书章教授题字。

          2022年7月15日,在首届“粤有数”活动上,陈俊龙院士作主题演讲。以上为演讲视频。

       编者按: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逐步深入各行各业,各类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社会数据总量迅速增长,同时对数据储存、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在这个背景下,大力发展数据中心已成必然,我国数据中心多分布于东部地区,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愈发困难。而我国西部资源充裕,尤其是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2022年7月15日,首届“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计算智能与网络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席会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在会上进行了主题为AI大模型与“东数西算”工程的主题演讲。陈俊龙院士表示,“东数西算”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算力的发展对国家的人工智能的计算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此外,“东数西算”工程还将促进AI智能通用模型的建设,AI大模型的学习和推理需要海量的数据和巨大的计算资源,“东数细算”工程可为AI大模型提供强大算力支撑。以下为南方网报道原文,原标题为《陈俊龙:“东数西算”工程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南方网讯(记者/唐巧燕 通讯员/王钰婷 李沁 张佩怡)2022“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于2022年7月15日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计算智能与网络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席会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在会上进行了主题为AI大模型与“东数西算”工程的主题演讲。

       他表示,目前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加快推进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算力性能进行仿真和优化,从而提升算力效益。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琶洲实验室副主任陈俊龙作主题发言。

      陈俊龙院士在发言中介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计划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该工程鉴与我国早期“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大型工程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其目的是解决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下能源紧张的问题,利用西部的算力资源支撑东部的数据运算。算力的发展对国家的人工智能的计算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力。据估计,全社会对于算力的需求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东数西算”工程依托8大枢纽、10大集群实施,将带动土建工程、IT建设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东数西算”工程中还涉及AI智能通用模型建设的问题。面对海量应用场景和需求产生的海量“东数”,亟需研究适用多种任务的AI大模型,用更少的模型,做更多的事情。AI大模型的学习和推理需要海量的数据和巨大的计算资源,“东数西算” 可以为AI大模型提供强大算力支撑。目前AI大模型在精神健康、智慧司法、智能制药等方面均有应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正在重点研究AI智能大模型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

       本次活动由中国体改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广州南方学院、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联合举办,学术支持单位为人民网人民数据研究院、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数字广东公司、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广东省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清远市北江区块链研究院、韶关市华韶数据谷研究院、广州市中智软件公司等,南方网为活动官方网站。由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华南各高校及智库机构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多轮评审,从100多个候选案例中精心评选出2个最佳案例、12个优秀案例、4个创新案例。“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由业界知名专家祝华新、陈天祥、余坦担任联席主任,蓝云担任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