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RCEP由东盟于2012年发起,历时八年,是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为了更好地帮助广东各涉农机构及企业了解、掌握RCEP知识,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和各相关处室的指导支持下,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务学院MPA校友会数字化专委会通过“RCEP与数字三农”等传播平台,今日起开设“RCEP专家解读”栏目。首期嘉宾为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研究员、国贸基地专班负责人张军平。
RCEP专家解读
11月28日,“RCEP与数字三农”采编小组围绕“RCEP与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对张军平研究员进行了专访。张军平老师在百忙之中详细回答了提问,明确指出“RCEP为广东农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携手推动实际运用RCEP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RCEP南方团队:张老师您好!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食博会)期间,于10月17日在东莞专门举行RCEP专家研讨会。作为研讨会主持人,您对本次会议的感受如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军平研究员:本次研讨会的主题“RCEP与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特色很鲜明,是RCEP协议签署后农业贸易领域最高水平的研讨会之一。
感受最深的是这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携手推动实际运用RCEP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会上隆重发布了共同指导支持有关单位创建RCEP农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和农贸人才培训基地及农贸大数据中心的好消息。参与研讨的专家水平很高,有贸促中心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政策制定者的代表,中国东盟理事会高层人士,还有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关资深专家,以及来自广东省内的农业农村发展和产业经济学专家。各方参与度也很高,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外事外经部门代表,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协会、农贸企业等都积极参加会议,可谓高朋满座、响应者荟集。
RCEP为广东农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RCEP南方团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您认为广东农业在RCEP覆盖区域中有什么独特优势?应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抓住这一重要机遇?
张军平研究员:首先广东富庶,农业产业丰富多样,农业企业众多且市场运营能力强,这是广东农业自身的优势;其次,广东饮食和岭南文化源远流长,辐射东南亚、欧美、日韩等世界各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第三,广东地处交通要冲,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海上直通欧美日韩等地;第四,广东还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为农业高新科技创新应用提供了良好环境。
RCEP为广东农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充分发挥文化影响力,加强对区域内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充分借助RCEP宽松的原产地规则,利用东盟、澳新农业原料优势和日韩市场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开发“粤品与粤味”;其次,深度开发农产品绿色低碳保鲜物流新技术,利用交通之便、广交会食博会以及数字农业等优良平台建设农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物流商埠;其三,大力培育农业企业和专业技术生产组织,吸引RCEP区内外优秀人才来粤创业,投身农业科技创新。
建议广大农业企业尽快深入研究和掌握协议
RCEP南方团队:对于相关企业来说,RCEP即将生效的机遇之下,如何尽快了解及掌握协定规则,以便更好地把握机遇、促进企业发展?
张军平研究员:RCEP签署将有效提升区域内农业货物、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开放水平,推进贸易便利化、规则一体化和议题现代化,为培育农业竞争新优势创造了难得机遇。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以及商务部、贸促总会有关部门开展了多场RCEP专题培训和研讨,建议广大农业企业多多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和政策研讨,尽快深入研究和掌握这一协议,充分利用规则所提供的便利,为企业发展争取效益。同时,企业在利用协定方面如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快速同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或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等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反馈,也特别欢迎大家联系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这些部门都会及时快速为您服务,并收集您的利益诉求,在未来的谈判中代表我国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磋商和谈判。
2021年10月17日,“RCEP与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召开。农业农村部农村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发表题为《RCEP背景下中国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贸促中心副主任张晓婉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后,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研究员、国贸基地专班负责人张军平负责主持了专题研讨环节。张军平研究员充分发挥了知识面广、气质优雅的特点,让本场专题研讨会始终在质量内涵高、气氛轻松活泼中进行,这给现场领导及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专家研讨会环节共有6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第一位嘉宾为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主题为《走向高质量的农业贸易》;第二位嘉宾是原北京海关一级巡视员冯学平,冯老师围绕RCEP通过便利化和技术贸易措施展开了详细的阐述;第三位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曾寅初教授发表了以中日贸易前景为主题的演讲;第四位嘉宾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许宁宁理事长介绍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平台和机制;第五位嘉宾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谭砚文教授进行了以“RCEP背景下东盟农食产品市场前景展望”为题的主题演讲;最后一位主题演讲嘉宾是广州南方学院特聘教授、广东省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蓝云教授,他分享的内容是“RCEP与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会议主持人,张军平研究员对专家的发言现场进行了小结及点评,以下为部分精彩点评摘要:
何秀荣教授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包含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二是要重视农业贸易本身的功能,重视民生需求和生产需求;三是要把握好贸易动态格局,提高防范贸易风险的能力和开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布局的能力,用更开放的姿态促进高质量发展。
曾寅初教授提出的三个问题特别深刻。第一个是RCEP协议签订与贸易环境的优化;第二个是区域价值链的贸易分析;第三个是投资贸易一体化问题。这三个问题都有待更多研究,而理论研究对谈判构成了强大的支持。
谢谢谭砚文教授!谭教授言简意赅,从三个方面对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农食产品的发展前景、贸易机会和合作机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个人理解他是集产品贸易研究、国别贸易研究和产业经济研究三位一体,有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阐述了这么多深入的主题,我对此表示敬佩,这对RCEP农业产业经济和贸易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蓝教授提出了6个很好的建议,其中我对第4个建议非常的赞同,就是对农业国际商事仲裁和农业法律的队伍建设这一块的建议。我觉得这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地方的层面。如果广东能在这方面再充实,并形成更加成熟的经验总结,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
“RCEP与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后,张军平研究员(图左)作为主持人与主题演讲嘉宾合影留念。
稿件来源于RCEP与数字三农,原题为《RCEP专家解读① | 张军平:RCEP为广东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粤有数编发: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