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同一天,南方日报迎来她的65岁华诞。
站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南方日报启动全新改版,进一步提升新闻品质,推动报网融合,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的气象庆祝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
>>>南方日报创刊六十五周年特刊——
南方舆情加快报业转型
核心提示
舆情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是公众关于各种现象、事件和问题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意见的总和。收集和分析舆情信息,既可以反映公众期盼,也可以反映社会思潮、社会热点,更可为政府准确掌控形势,科学研判和决策提供参考。
随着网络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受众接受信息习惯的变更,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遭遇到了严峻危机,转型已是刻不容缓。在“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指导方针下,南方舆情项目被列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三大战略转型项目之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莫高义指出,打造南方舆情是集团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是集团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路径,是集团创新工作机制的重要探索。这三个“重要”,正好道出了南方舆情项目的战略意义、转型价值和创新内涵。
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公众生活被重塑、传媒话语权被消解,甚至整个舆论生态也在发生急剧改变。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到不失语、不失位?作为主流传媒集团,肩负着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责任和义务,所承担的传播社会信息、引导公共舆论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
在这一背景下,南方舆情项目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三大战略转型项目之一,短短一年间,迅速占领广东舆情市场,产品设计、内容生产和品质服务都越来越贴近用户需求。在为集团加快转型展开示范探索的同时,南方舆情已成为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瞭望舆情动态的一个重要、权威的窗口。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大改革
打造南方舆情项目,已经成为南方报业在国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事业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同时,也承担着报业自身加快转型、融合发展实践的示范探索使命。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传媒业所发生的变化,即便是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为之吃惊。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市场竞争力所形成的严峻挑战,已经在深刻改变着整个传媒行业格局。
如何摆脱困境进而继续发挥好引领舆论的主力军作用,是摆在所有传统媒体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这场限时竞答中,南方报业集团提出了“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十六字发展战略。在具体实践中,南方舆情项目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2014年4月,南方舆情研究院挂牌成立,广东省委副书记马兴瑞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在正确、准确、科学引导社会舆情、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承担更多责任,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显然,从集团的使命和职责上,打造南方舆情项目,已经成为南方报业在国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伟大事业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还是那个4月,在经过数月筹备之后,南方报业启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广东实践经验交流会暨优秀案例推介活动。这种以媒体视角围绕“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来评介政府工作,为政府治理创新的“星星之火”吹氧助燃的做法,事后被评价是“在广东还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不仅如此,从更长远的设计看,打造南方舆情项目,还承担着报业自身加快转型、融合发展实践的示范探索使命。“打造南方舆情是集团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打造南方舆情是集团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路径,打造南方舆情是集团创新工作机制的重要探索。”在去年12月18日召开的南方舆情项目动员大会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莫高义如是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转型融合的探索上,南方舆情奉行简洁、高效的内部治理体系,逐步走出了产品协同生产机制、技术的委托开发机制和营运的虚实并行机制,目前几大机制运行顺畅,成效也日益明显。
从“新闻管家”到“信息服务专家”
在从“新闻管家”到“舆情管家”再到“信息服务专家”的角色转变中,推进了用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半年间,已为超过60个客户提供舆情监测与引导服务,涵盖省直机关、地市县区及大型国企与民企。
本着“产品是核心,产品背后的服务和对用户需求的尊重才是产品的本质和根本”的原则,今年3月,南方舆情首个用户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半年来,产品体系逐渐完善,实现了从舆情监测、预警到应对等“一条龙服务”。
与此同时,转型价值也日益彰显。在从“新闻管家”到“舆情管家”再到“信息服务专家”的角色转变中,真正意义上推进了用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用户好评与日俱增。
2014年3月27日,在我省第四场“工人在线”活动中,省总工会公布了需要解决的广东省劳资关系十件大事,首条就是关于东莞宝成集团裕元鞋厂长期拖欠社保事件,此预警信息正是来源于南方舆情。该信息的有效预警,为这起事件的成功解决起到了协调作用。
省总工会主要领导在广东省劳资关系研判大会上,对南方舆情成功预警该起事件给予了高度肯定。据了解,对一起国内外瞩目的罢工事件,能提前多日公开预警,在全国舆情监测行业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2014年3月,某地级市部分民众因反对当地拟建芳烃项目进行聚集抗议。事情发生后,针对这一事件中的舆情应对得失,南方舆情派出分析师深入事发现场,最终完成调查报告。看过报告后,该市主要领导评价认为,“从中可以吸取很多的经验与教训”。在该报告的基础上,南方舆情还在继续发力,力图从重大项目引发的舆情中总结舆情规律,分析工作得失,提出应对之道,为类似的舆情分析和应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南方舆情服务面向市场半年来,已为超过60个客户提供舆情监测与应对引导服务,涵盖省直机关、地市县区及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个类型的客户,各种快报、专报、会商和培训等服务,赢得了一致好评。
目前,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南方舆情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完善现有产品体系,如今已为各类用户提供了三十多类舆情服务需求、更加贴合用户需求,为政企用户在信息监测、风险评估、舆情预警、舆情会商、智库支持、市场调查、受众诉求、危机应对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新内涵 主业深耕与转型发展互为促进
南方日报第十次改版,《舆情版》首度问世,成为国内最早开设舆情专版的党报媒体之一。下设的“舆情最前线”、“一周舆情观察”、“舆情解码”、“求是”、“舆情学堂”和“南方舆评”等子栏目,在众声喧哗中发出独立、客观的声音,为读者提供“有温度”“有态度”的舆情套餐 实践已经证明,长期习惯于一种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转型步伐,只有改变惯性依赖,并培养互联网思维的基因,在深入实践中才能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转型融合发展之路,要迈开实质性步伐,要坚持走下去,不仅需要创新机制,更需要创新人才。
南方舆情项目的成功运作,在市场开拓、社会关注和内部机制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综合效益。而在为用户提供舆情服务的过程中,也为自身和整个报业集团加快转型、融合发展锻造着各种创新型人才。
在推进舆情战略的过程中,采编人员掌握了更丰富的报道线索、拥有更专业的分析能力,得到更直接的受众反馈,推动了新闻报道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强化传统主业在议题设置、热点引导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也使深耕主业和转型发展相互支持、互为促进。 2013年12月28日,南方日报第十次改版,《舆情版》首度问世,成为国内最早开设舆情专版的党报媒体之一。开版一年来,已推出版面34个关注舆情热点话题已超百个,其下分设的“舆情最前线”、“一周舆情观察”、“舆情解码”、“求是”、“舆情学堂”和“南方舆评”等子栏目,既有从事件、现象到话题三个层面为读者提供“有温度”的舆情套餐,也有在众声喧哗中发出独立、客观的声音,做“有态度”的舆情套餐。
这些舆情报道,一方面拓展了新闻源、扩大了读者半径,改善和优化了受众结构;另一方面推进了报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的同时,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粤治——“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 时间:2014年4月19日
4月17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成功举行。会上,南方舆情研究院首次发布广东2013—2014年度优秀案例,分为政府治理创新、舆情引导、网络问政三类,顺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23个案例最后入选。
事后,有专家认为,由主流媒体、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组成联合体,围绕“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来评介政府工作,在广东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南方日报记者赴多个案例发生地实地踏访,本次活动的优秀案例报道见报后,多个地市和机构都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南方舆情,有地市主要领导还将当天报道做成剪报,并希望能提供本次活动的舆情引导优秀案例材料供学习参考。
广东首期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 时间:2014年9月22日至26日
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面前,需要掌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才能透过嘈杂的网络舆论洞察真实的社情民意,高效处理网络舆情。2014年9月22日,南方舆情研究院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举办了广东首期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
经过多年发展,网络舆情分析师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并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基础的舆情服务。但一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不少网络舆情分析师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职业人群缺少国家认可的从业凭证,致使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行为不规范,影响了业界声誉。
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负责对外宣传和公共事务的高级管理者,深入了解新闻单位的采编运作规律,充分掌握全媒体环境下正确应对传播危机的策略。
培训开设了新媒体、舆情生态、舆情管理、危机处置等多门课程,并增加实操演练、实地调研等环节。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资深舆情分析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舆情研究院专家和其他行业知名舆情研究人士联合授课。
南方日报对于此次培训多次进行专门报道。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
【粤有数编辑:雪敏】
【粤有数审核:嘉盈】